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5章 人人有份之善款(1/2)

朱翊钧被张居正管束了九年。

谁知道,他这九年又是怎么过来的?

当然,对于他而言,也不仅仅是被张居正管束的九年,还有从小被李太后管束呢!

朱翊钧的认知里面,就是张居正所说的大明积弊已久,若不得解决,必定亡国!

这话其实说的也没错。

朱翊钧一开始也听进去了。

张居正和他讲述大明如今国库存银几十万两,朱翊钧也是从这几十万两看着,一直到现在的四百万两。

四百多万两白银啊!

朱翊钧愣是一文都不敢花。

害怕自己花了一文钱,就可能是铺张浪费,然后导致大明亡国,自己背负着亡国之君的骂名。

所以,他觉得自己很穷、觉得大明也很穷、觉得天下人都很穷。

张居正说要减免赋税,他一口同意了。

张居正说要勤俭节约,他也是不敢大鱼大肉。

张居正说……。

当朱翊钧看到顾青的奏章上面,说他在东南筹集到了第一笔捐款,有一百万两的时候。

他愣住了。

他有一点儿不敢相信,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地拿出一百万两来作为捐款,白白地送给朝廷。

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。

再说了,不是说,大明很穷吗?

至于顾青在奏章之中写出来,自己相当于是以技术理念入股,卖了价值百万两的点子。

朱翊钧是直接就给忽略了的。

毕竟,他对这些也不太明白,怎么就一个什么品牌效应,就可以让对方捐赠这么多钱呢?

至于这匾额,朱翊钧自然是非常高兴,有一种,自己的墨宝也能够卖百万两的错觉。

直接叫来了冯保。

表示自己要弄一个匾额,赏赐给许栋。

冯保对于顾青这要钱的能力,还是相当佩服的,就是觉得顾青应该把这一笔钱送到京师来,在户部那边转一圈。

这样一来,才算是皆大欢喜。

如今,这一笔钱,直接送去了河南的户部,多少有一些不懂事儿了。

只不过,顾青这么做,应该也是看到了如今的户部是个什么样子,所以才会如此的吧?

但是在这朝堂之上为官,就不能特立独行。

这样会显得大家都是那个急功近利之人,就他顾青一个人是个忠臣,是个淡泊名利、两袖清风之人。

做官,还是要和光同尘才好啊!

冯保连忙叫人去弄匾额,对于这事儿,却也并没有提醒顾青,也轮不到他来提醒!

顾青若是懂事儿,自然知道该怎么做。

若是不懂事儿,就算是这一次提醒了,下一次呢?

再加上,要是真的不懂事儿,提醒了之后,对方还觉得是他想要拿什么好处呢。

朱翊钧在第二天的早朝之上,就直接让人宣读了顾青、陈时范两人的奏章。

“诸卿,顾卿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筹集到一百万两的赈灾银,实在是可喜可贺啊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格格党 . www.599d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格格党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