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青和朱翊钧下了好几盘棋,这才放人。
距离午饭饭点还有一个时辰。
朱翊钧也不可能还要留着顾青在皇宫里面吃饭,再加上,今天早朝的那些议程。
如今形成的奏章,他还要批复呢!
这就是明朝的皇帝和大臣呢。
三点都不到,就要起床上早朝,到了八点开始点卯,大部分时候,午饭都是在衙门吃的。
虽然衙门的伙食,那都是在樊楼那边点餐,还算是不错。
毕竟,作为朝中大臣,那肯定是不会在吃喝上面亏待了自己,也就是张居正一手遮天的时候,削减了伙食预算,有很长一段时间,甚至是清汤寡水。
大臣们都不太愿意午饭在衙门解决了,可是,事务繁多,又有一个考成法压着,他们也不能松懈啊。
最后只能是早上带一点儿干粮,到了中午,将就一下。
可以说,那段时间,京官的日子,真的是不如地方上的官员,算得上是真正的牛马。
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张居正一手遮天的蛮横有一些怨言,甚至是主动反对他的原因。
顾青回到了衙门,也是有着一堆的事儿在等着他。
作为户部主事,作为此番筹集了善款,主持赈灾的大臣,也是被万历帝朱翊钧寄予厚望的大臣。
顾青已经开始挑起了担子。
“顾大人,这是陕西长安、延安、凤翔三府的最新旱灾情况,有一些不容乐观。”
其实以现在来看,今年旱灾情况最严重也就是陕西。
毕竟,这里处于西北黄土高坡,原本就是少雨的地区,似乎只要是出现旱灾,这里必定是旱灾比较严重的地方。
今年似乎更胜,如果继续下去,真的就要赤地千里了!
可什么时候下雨,并不是人能够决定的,而是老天爷。
人能做的,那就是想办法减轻旱灾的影响,想办法安抚百姓,想办法赈灾。
顾青前世的时候,是去过河套平原地区旅行过的。
也是在那一次,了解到了河套平原有一个灌溉区,始建于秦始皇时期。
后来因为秦朝灭亡,河套地区就被匈奴占领了。
再后来,似乎也有一些王朝,对河套地区进行了水利修整,一直到再后来,就是灌溉区计划了。
顾青记得介绍上面写着有着十万条大大小小的排水沟,从而在这荒漠、戈壁之地,形成了一个广袤的灌溉区。
百姓们得以在这里耕种和生活。
可惜,这时候,河套平原还在蒙古人的手中,想要把陕西等地的百姓们迁徙一部分到河套地区,以以工代赈的方式,建造河套平原,建立灌溉区的计划,是不太可能的。
现在唯一的办法,那就是建造水渠引水,把黄河的水,引到黄土高原地区。
“一户一田一水窖?”
“这个工程量有一些大啊!”
顾青前世也是看过不少新闻,其中就有讲述陕西如何提高粮食产量,又是如何面对旱灾的,其中就提到了一户一田一水窖的方法,不仅如此,还有滴灌技术。
而现在,主要是解决陕西的旱灾,至于滴灌技术,安都是以后的事儿。
张学颜看完了顾青的建议,只是觉得这一次的工程量有一些大。
顾青却道:“张大人,下官以为,既然是治标治本,那就要一鼓作气,做到真正的治标治本。”
其实,真正的治标治本,那就是移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