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学颜点了点头,说道:“可!”
很快。
奏章就拟定好了。
众人又是继续商讨着,除了修建水渠之外,还有一些工作要做,那就是如何安抚民心。
这时候,旱情已经出现了。
有一些百姓已经有一些慌乱,旱情比较严重的地方,也已经出现了流言蜚语。
若是不快速地安抚民心,这些流言蜚语就会慢慢地提升到妄议朝政,最后直接形成民愤。
而民愤越来越大,越来越多的时候,就更不好控制。
等到出现叛军,那对于朝廷来说,损失将会更大,不仅如此,名声也不好听了啊。
最起码,张四维、申时行、张学颜,包括魏学曾等人都明白,他们若想要坐在这个位置上,甚至是更进一步。
基础条件就是这个天下要稳!
天下乱了。
他们的位置肯定不会稳固,便是上进了,那又如何?
说不定某一天,叛军直接打到了顺天府,大明亡了,便是首辅大臣,也得跟着遭殃。
张四维不希望自己有望爬上那个位置的时候,大明却要亡了。
张学颜对于权柄并不是那么的追求,基本上就是食君之禄、为君分忧,算得上是一心为国。
顾青则是开口继续谈论着如何安抚民心,对于他而言,也算是熟能生巧,手上可是有着好几套呢!
首先就是要募捐,要给募捐的人在本村里面,立上功德碑。
为何?
朝廷要稳,那就不能自断根基吧?
所以,这时候肯定是要保住基本盘,而这个基本盘,已经不再是那些个底层的农户了。
这个募捐,就是要让当地那些地主、乡绅、富商等捐钱。
百姓们饿着肚子的时候,看到他们却能逍遥快活,这种怨气会更大,甚至是当场就已经是难以安抚了。
而朝廷组织募捐,这些人捐了钱,立了功1德碑。
官府就能够好生地宣传一下,从而减弱百姓们的仇1富1心理,减轻他们的怨气。
这时候,还要让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,官府是为了他们好。
让地主、乡绅们知道,官府不是劫富济贫,而是为了他们好,为了安抚一下民心。
免得他们在家里面大吃大喝,百姓们饿着肚子的时候,对他们积怨,然后直接冲击他们的府邸。
当然,顾青建言的时候,是不会说的这么直接。
张学颜、魏学曾、曾省吾等人却能够听得懂,明白顾青这话里话外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几人已经是对顾青钦佩不已了。
真的有一种想要打开顾青的脑子,看一看他的脑子为何和普通的人不一样。
这完全就是把人心看的明明白白了。
“好一个募捐,此事,当写进奏折里面,禀明圣上!”曾省吾第一个站出来,激动不已,表示这么好的策略,一定要写进奏章,上报万历帝,恨不得立即就能实行。
张学颜也是再一次打量了一下顾青,脑海里面就想到了当初初闻摊丁入亩、火耗归公、改土归流之策的时候,那般欣喜若狂和震惊不已的心情。
此时此刻,和当年一样!